钟书阁内这场大调研故事会,讲述“头部”企业困扰和小微企业心路
今年4月樱花盛开时节,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批专家与核心技术人员来到徐汇滨江踏青,他们中的一些人最快在今年底就将搬迁到这里的西岸人工智能大厦工作。随着联影旗下三家关联公司落户徐汇滨江,参与企业引进的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李潮铭的心中也泛起了一股澎湃的成就感。 日前,在徐汇区委组织部和徐汇区委大调研办共同主办的“‘我与大调研’故事分享会”上,李潮铭同另外8名讲述者分享了各自参与企业、社区、社会组织调研时遇到的最原汁原味的故事。其中,分享会的举办地、徐汇绿地缤纷城内的“最美书店”钟书阁竟也与大调研有着不解之缘。 大企业关注生态,小企业关注政策 去年10月,总部位于嘉定的上海联影注资3亿元正式进军医疗人工智能领域,随着企业版图的扩展,联影将目光投向了有着丰富医疗与生命科学资源,同时正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徐汇。而早在去年3月,联影就已经与位于徐汇的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产学研用”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今年,徐汇成功引进联影三家关联公司落户徐汇滨江。大调研开始后,李潮铭所在的企业招商团队在与联影对接时,企业反映,把分散在嘉定、张江的一批科研团队成员整体搬迁至徐汇,遇到一定的调动困难。 得悉此事,企业安排专业团队与联影方面对接,最终联影在提供的多个优质楼宇资源中选中龙华国际作为其中一部分专家团队的工作地点。同时,徐汇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卫计委展开多部门组团调研,围绕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员工租房补贴、医疗设备审批等常见的“卡脖子”问题,与联影一同探讨解决办法。今年9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西岸峰会将在徐汇滨江举行,李潮铭和同事们也摩拳擦掌,对服务人工智能企业有了更多期待和更充分的准备。 李潮铭讲述的另一个故事有着鲜明反差。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早在2013年6月就落户徐汇。三年前李潮铭和同事们第一次上门拜访这家企业时,公司总经理张光莹就坦言企业发展面临缺乏扶持政策、办公地和员工宿舍租赁成本过高、业绩下滑压力大等“痛点、难点、堵点”。 三年来,徐汇区帮助汇源食品相继申请了扶持政策和公租房项目,影响企业生存命脉的问题得以解决。但在此次大调研中,汇源食品遇到的“重要小问题”再次让李潮铭和同事们感到“事情不简单”。由于缺少货车沪牌,汇源食品的冷饮产品无法长距离输,加上受电商冲击,企业的线下渠道缩水严重。了解这一情况,西岸集团决定采取市场化方式,优先采购汇源饮用水,同时帮助企业对接冷链物流企业,实现企企合作,很快解决了冷饮运输问题。 “小企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政策,大企业更关注产业生态和品牌效应,通过大调研我们能够把共性问题解决好,又能把个性的服务做到位,这样带着专业精神、怀抱初心和同理心,才能把服务精准送到企业的心坎上。” 政企合作共建开发区生态 除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引导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建设也是徐汇在进行营商环境调研时关注的重点。 汇成集团是徐汇区国资委下属负责徐汇区部分招商工作的企业。在分享会上,汇成集团员工颜丽敏提到,今年4月公司到漕河泾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大调研,谈到不少企业反映,近期中央大部制改革后,原部委的行政职责有所调整,许多医疗相关企业都遇到行业政策法规无法迅速得到解答的困惑。强生公司随即表示,自己在政策法规对接方面有一些咨询渠道可以分享,愿意肩负起共建开发区产业生态的社会责任,可以为相关企业搭建政策培训和宣传平台。 一个月后,汇成集团下属招商公司就联合强生公司、徐汇区产业促进中心,为辖区内8家医疗企业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专业人员为企业解读政策,得到企业一致好评,在为企业解决切身诉求的同时,也是成功尝试了企业与政府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今年的大调研中,徐汇分别成立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治理三个调研部,通过不同部门、单位间的组团式调研,深入全区5万余家法人单位和44万余户居民家庭。如徐汇区档案局的潘鲁健就参与了小微企业调研,在龙华地区一家隐没在居民区中的线缆标印设备厂家现场,上世纪90年代末“下岗再就业”自主创业的厂主夫妇让潘鲁健认识到,档案部门不仅要记录反映时代洪流的“大回声”,也要尽力保存好、讲述好反映普通劳动者“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音符,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档案工作应有的社会价值。 今年,徐汇区把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徐汇区将成为“办事流程最简、监管成效最实、服务群众最优”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截至5月底,全区已完成企事业单位走访2万余家、居民家庭走访40余万户,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问题处理流转流程正在加紧梳理中。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