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购物”谋创新重体验再聚人气
徐汇滨江保利时光里,有一个独特的定位:都市中心艺术主题商业体。撇开这个有些拗口的概念,用直白的语言可以这样描述:花了不少钱,可是走出时光里的时候手上可能连一只购物袋都没有。因为在那里,最亮眼睛的是首个戏剧主题美语中心、艺术零售体验画廊、顶尖肖像摄影馆、戏曲体验中心……据测算,时光里文教创意类业态占比高达40%,超过了餐饮、传统零售所占的比例。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全市范围内对18-70岁的常住居民开展调查时发现,上海居民消费向文化、便捷服务等享受型演变的趋势明显,需求旺盛且相对稳定。 刚刚出台的《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要不断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显著提升消费体验度。以时光里为代表的文教创意类消费的兴起,为购物中心向3.0版升级作出了一个注解。 “赠品”才是主打:卖画作,附赠儿童艺术沙龙服务 如果你喜欢艺术,喜欢看画展,那么UConcept Gallery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作为一家新锐画廊,这里出售全球100多位艺术家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的售价不以艺术家的知名度、风格、国籍等因素区分,而是按照不同尺寸制定了680元、2880元、4880元三种价格,并附有艺术家的亲笔签名。 不过,它最大的“噱头”并不在此:除了贩卖艺术作品本身以外,他们还为购买商品的大客户和常客户(VIP)免费提供一年的儿童艺术沙龙服务——画廊每个月都会邀请各国艺术家和小朋友开展艺术互动体验,比如一起画画、看展览、听讲座。 顾客李小姐向记者表示,她在逛街时偶然注意到了这家画廊,并迅速被吸引,“我学过画画,这里虽然不是专业系统地教学,但对小朋友来说,艺术的兴趣培养、互动交流才是最重要的”。画廊经营者在行业内从业多年,他表示:“绘画技术可以通过学习迅速提高,但是艺术品格需要从儿童培养,我们希望在专注品质消费体验的同时,也能给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带来精神和情感的触动。” 陪伴、爱好、习惯,零售业3.0版销售的是生活方式 看到“有戏1961”的第一眼——它是一家有着情调的茶馆。坐下细品却发现,它其实也是国内首家戏曲体验中心。 “有戏1961”由昆曲第五代传人黄亚男创办。“1961”是黄亚男的老师王芝泉毕业的年份,以此纪念昆曲的衣钵传承,“我们试图走下舞台,通过定期举办戏曲普及讲座、文化沙龙等更潮的方式,让传统民族戏曲融入当代青年的生活之中”。 记者看到,店铺一侧是供表演互动的舞台,另一侧则是饮料制作和收银场所,中间则为公共休闲区域。据介绍,店里除了提供剧团相关演出信息,还会巧妙地把音乐会、插花融入戏曲之中——让人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艺术。 小王是一名昆曲爱好者,公司距离时光里并不近,但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店里喝茶品戏。在这里,他结识了另外一位昆曲爱好者小张,并很快成了好朋友,二人相约参加店里的戏曲培训——有人因为喜欢戏曲而慕名前来,也有人因为爱好茶艺而喜欢上了昆曲,跨界经营的魅力正在于此。 “我们希望通过新零售工坊的品牌引进、新动态社群活动的导入分享,将陪伴、爱好、习惯渗入到日常运营的项目中。”保利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何子翀表示,零售行业第一阶段卖产品,第二阶段卖品牌,最后阶段则是——贩卖生活方式。 把脉地区特质的商业,才能重聚“上海购物”人气 在实体商业遭遇电商挑战而陷入衰退之时,商场业态出现了第一次升级:传统零售下降,餐饮异军突起。第三方统计显示,在2017年新开业的购物中心中,整体业态占比调整为零售52.2%、餐饮28.2%、儿童亲子11%、生活服务5.8%、休闲娱乐2.8%。事实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商场中的餐饮比例高达60%。 目前,餐饮依然是各购物中心集聚人气的重头,但同质化竞争隐藏的危险已经被嗅觉敏锐的市场所发现:新兴的餐饮“网红”更加强调新鲜别致的体验,乃至引入了各种跨界经营模式,产生了一批“餐饮+”模式;与此同时,更加凸显体验度的文教创意类业态频频闪出新创意,在购物中心中的地位悄然攀升。 保利时光里是一个阶段性的“集大成者”,出现在徐汇滨江也并非偶然。 徐汇滨江绵延黄浦江西岸8.4公里岸线,是上海“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双廊一轴”战略的重要实施区,也是未来亚洲最大规模文化艺术群落及文创产业集聚区之一。通过西岸文化走廊和西岸传媒港的建设,徐汇滨江已聚集起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星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等众多文化艺术机构,以及腾讯、湖南卫视、东方梦工厂等文创产业巨头,并成功举办了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西岸音乐节等重大活动。 从后工业时代遗迹改造的油罐艺术公园到西岸艺术节、双年展,徐汇滨江通过文化地标和文化活动积聚起文化消费的氛围,积累起一大批文化消费人群——依循消费需求变化,把脉地区发展特质,“上海购物”的缤纷多姿,值得期待。 (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