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这个常年在派出所"挂号"的老旧小区 如今为何能做到全年"零案发"
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利用大数据信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病”。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到底如何才能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区呢?在徐汇区田林街道或许能找到答案。 田林十二村,一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2016年一场浩浩荡荡的小区综合治理给她带来了“新面孔”,在新颜的背后,另一场小区智慧安防改造行动也在同时进行:换装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电子门禁卡……“科技安防”让田林十二村的居民感到无比幸福。 科技为小区带来“精细化管理” 把时间调回到2014年,那时候田林十二村入室盗窃案频发,居民停在路边的车隔三差五被划伤,新自行车买了几天就被盗……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居民对此怨声载道。作为田林十二村的居委会主任,朱海静当时可谓处在“旋涡中心”,“那时候上班第一件事一定是处理居民投诉,谁家被偷了,谁的车被划了,作为居委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居民,但居民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也很揪心。”盗窃案频发也让田林十二村上了派出所的“挂号”名单,转变的契机出现在2016年。 “2016年田林街道针对田林十二村整体面貌进行了小区综合治理建设,考虑到田林十二村安防问题突出,街道把田林十二村的物防技防作为同步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2017年区公安分局会同街道将田林十二村作为智慧公安的试点小区,小区发案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田林街道社区平安办副主任王寅超介绍,“一方面小区以前硬件设施不好导致盗窃案频发,另一方面因为十二村周边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人流量较大,因此催生的群租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些问题,田林街道社区平安办通过对小区门禁铁门进行升级,全部装上平安一卡通智能电子门禁系统,门禁卡采用实名制登记办理,业主办长期卡,租户办短期卡,既实现了小区实有人口的准确管理,又杜绝群租乱象。 然而刚换装的新系统没过多久又被钻了“空子”,“有一次我们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发现一户居民的门禁卡一天进出门禁达20余次,普通住户根本不可能如此频繁出入。”王寅超表示。如此频繁的进出引起了街道管理人员的警觉,于是便委托居委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果不其然,群租户利用设置在门洞外的信箱,把门禁卡放置其中,进出人员只要通过信箱便可拿到门禁卡,通过这一“漏洞”,达到群租目的。这次事件后,街道立即对门禁进行升级,一方面依托公安部的信息系统,加入了人脸识别功能,通过门禁卡+人脸识别实现双重保险。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平台对门禁卡进出数据异常的提示,加强对群租情况的及时发现和处置,使得群租乱象被彻底“扼杀”。 此外,在孤寡老人照料方面,子女可以根据需求申请进出提醒功能,假如老人一定时间内没有使用门禁卡进出楼栋,智慧平台会通过APP给予提示,居委干部及时上门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智慧安防”全方位保障居民安全 小区门禁升级只是此次安防改造的“冰山一角”,运用大数据及公安系统平台,田林十二村的大门犹如智能机器人般保护着居民安全。从派出所“挂号”到“零案发”,智慧安防功不可没。 据了解,在十二村每一门禁内外各安装有两个摄像探头,对小区3扇进出大门同时安装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监控探头,并全部纳入公安信息系统平台,假如有非小区业主在非固定时间段连续多日出现于小区,排除送外卖等特定情况后,智慧平台会自动把信息推送物业保安及社区民警。这套系统使得人为破坏门禁、入室盗窃、电瓶及车辆被窃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这样的智能感知不仅运用在大门口,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的智能烟感也在时刻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王寅超介绍道:“假如发生火情,智慧平台可第一时间推送通知到相应人员。”小区保安通过APP接到警报后,将在五分钟内赶到现场,确定现场火势情况,如无法第一时间扑灭的火情,及时拨打119,平台即自动进入二级推送,告知街道防火办及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及时采取疏导措施;若遇到火势蔓延过快等紧急情况,系统则会启动三级推送,街道主要领导将第一时间收到信息推送,同时,智慧社区指挥中心将启动应急预案,将相关监控视频自动调入火灾发生楼栋周边,对楼栋内有无独居老人、残疾人、儿童等情况及时提示,帮助主要领导进行实时指挥。通过三级推送机制及线上线下的联动检查,田林十二村的火警系统可谓走在全市前列。 位于小区的另一头,是田林十二村的自行车停车棚,原本负责看管车棚的人员吃喝拉撒都在车棚内解决,违规用气用电亦存在安全隐患。在智慧安防系统介入前,这里一直是小区的一处“心病”,不仅环境脏乱,电瓶失窃事件也时有发生,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虽然一直想解决此类问题,但碍于自身能力有限,便一直拖着。2017年,随着智慧安防范围的不断扩大,小区停车棚的智能化也被纳入其中。田林十二村业委会主任朱建国告诉记者:“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的交叉认证,想推着车从车库出去,只能是本人+本车,缺一不可。”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化后的停车棚大门变为一大一小两个门口,小门通过人脸识别只能进出人员,大门则运用系统交叉对比人员、车辆信息放行,这样的设置带来的是小区车辆失窃的“零案发”。 王寅超告诉记者:“田林十二村的智慧安防系统不仅对居民安全进行主动保护,自身也可以定期自检,哪个门禁的大门坏了,通过自检后可第一时间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效果好不好居民说了算 小区智慧安防好不好,田林十二村的居民最有发言权。朱海静分享了几个故事:智慧小区系统刚装好不久,62号102室的居民每次一烧水,楼道里就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物业人员几次到楼道内检查都没有发现原因。然而警报声还是每天照常响起,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于是,居委会联系了硬件设施的负责方,到102室上门检查。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此户卫生间的电线老化、裸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设置在电箱内的电弧感应器检测到,所以居民在卫生间取电烧水便发出警报。发现情况后,小区物业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并联系老人的子女对电线进行彻底更换。更换后,楼道里的电弧警报声就再也没有响过。两位老人为此特地到居委表示感谢:“我们都八十多岁了,要是没有这个智慧小区,说不定哪天就闯大祸了!” 过去,十二村曾经发生过十几辆车被恶意划伤的事情,却苦于找不到划车的人,居民的气无处发泄,就以此为由拒交物业费。智能监控到位后,有一次一位居民酒后划了三辆车,第二天就被物业找到了,这个居民酒醒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爽快地赔偿了三位车主的损失。 暑假里,“熊孩子”在小区树下扔石头,想把树上的枇杷打下来。结果枇杷打下来了,也把停在旁边的汽车前挡风玻璃砸坏了。居委和物业也是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找到了这位小孩,并由小孩家长进行了赔偿。 “现在,有的居民不小心碰擦了邻居的车,还会主动留下纸条,写清自己的联系方法。”朱海静欣慰地说道:“居民都说,小区越来越有安全感了,也越来越有人情味了。”在智慧安防的协助下,朱海静所在的居委会不仅收到了居民送来的锦旗,还少了许多居民矛盾处理,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居民工作中。 王寅超表示,“智慧安防”平台运行至今,不仅实现了小区“零发案”,还建成了无群租、无违建小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每月工单量也保持个位数,孤老照料、非机动车管理、黑广告乱张贴等一系列小区难题都得到有效改善。田林街道智慧建设围绕社区“三公一建”已形成了三大类19小类事件处理流程,实现了事件自动发现、信息实时推送、线下即时处置、过程全程监管,并和公安、网格实现了数据交互、协同处置,形成“物联、数联、智联”的社区精细化管理模式,既给居民带去了安全感,也让街道尝到了“甜头”。据悉,目前田林街道正在田林十二村的基础上进“1+9+1”的智慧小区建设工作。 (来源:东方网 作者:胡靖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