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全民阅读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上海是一座不眠的城市,上海市民的阅读也是没有时间期限的。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现在上海正在推动各种24小时文化驿站的建设,而这将直接推动上海的全民阅读走向深入。青年报记者最近实地走访了一些24小时阅读点,亲身感受了夜间这座城市浓厚的阅读氛围。 夜晚,一个人在衡山路读一本书 徐汇区将电话亭改成“悦读亭”。首批6个悦读亭日前已经亮相了,在衡山路、复兴路一带。青年报记者日前某晚10点路过一个悦读亭,看到真的有市民这么晚了还在里面读书。等这位读者走出来,记者与他攀谈起来。 原来这个悦读亭是三个种类中的“一本亭”。所谓“一本亭”就是每个亭子里放一本书,图书会定期更换。这一期的一本亭里放的是《海派再起:一个名流社区的文化自信》,讲的也就是徐汇区天平街道的事情。读者叫范静怡,35岁的女白领,她告诉记者,自己有朋友就住在天平路上,那天她刚从朋友家出来,路过悦读亭恰好看好里面放着一本介绍天平街道的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原来朋友一直住在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不由得生出了几分羡慕。 “我不是专程来读书的。只是在闲逛时看到有这么一个悦读亭还有这么一书,是一种愉快的偶遇。”范小姐顿了一下对记者说,“你觉不觉得这种偶遇,本身也就是一种阅读的快乐呢?”青年报记者当然是同意范小姐的这种观点的。 这种悦读亭天天在路上等待读者的光临,24小时开放,当然是这座城市阅读不分昼夜的一种体现。不久前,在晚间9点,青年报记者专程去了闵行区的一个“城市书房”探访。这家“城市书房”位于闵行区的江川路,本质上是一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图书馆。里面装饰得十分温馨,读者取了书后,可以坐在里面读。记者来到的时候,因为是工作日的夜晚,读者不是很多,但也坐了三四个青年人。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就租住在附近,平时吃了饭就回来看一会儿书,也可以理理自己的头绪,他们很喜欢这里,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房间的延伸。他们还告诉记者,如果是更晚一点,那周边的一些“夜猫子”会来,这里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读者。 24小时阅读点,阅读永远不关门 无论是悦读亭,还是城市书房,这都是上海推进24小时阅读点建设的一个范本。作为一座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上海即便是在夜间也有着强烈的文化生活的需要。阅读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而市民夜间的阅读,除了在家读书看电脑之外,还能去哪里?现实是,上海大部分书店(在大众书局24小时书店关门后,上海现在只有一家深夜书店,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每天营业到凌晨2点)晚上都会关门,所有的公立图书馆也是如此。那么为市民提供夜间公共阅读的场所,这也就是24小时阅读点建设所要解决的。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现在24小时阅读点的建设基本上都是在区一级层面来进行,并且有多种模式。徐汇区的悦读亭是一种,因受场地所限,这比较适合小众人群的阅读需要。相比之下,“城市书房”的模式就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要。据青年报记者了解,“城市书房”三级图书馆体系之外的“第四级”。上海目前是市、区、街道三级公共图书馆体系。所谓“第四级”就是在三级之外,到小区设立阅读点。目前上海在闵行和嘉定一南一北两个人口导入区进行试点,闵行的叫“城市书房”,嘉定的叫“我嘉书房”。这些书房设立在居民区里,实行24小时开放,里面有图书借阅,并设立了阅读区,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在家门口进行阅读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上海虽然是一座不眠的城市,上海市民的夜生活虽然很丰富,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节奏还是有所不同,这也就是一些24小时书店难以为继的原因。如何让这些24小时阅读点能够灯火不灭,这恐怕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现在的24小时阅读点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来支持的。比如徐汇区的悦读亭,那就是由区政府直接来运作。而闵行的城市书房和嘉定的我嘉书房则基本上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比如城市书房万科馆,就是由闵行区文广局与上海万科共同打造。这直接确保了24小时阅读点的能够平稳持久地运行。 (来源: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