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带孩子去徐汇滨江上自然公开课,在行走中读懂一座城

50个孩子面对黄浦江大声吟诵《念奴娇·赤壁怀古》、龙美术馆设计师柳亦春亲自讲解美术馆的结构与艺术、8岁孩子和队友一起手“握”巨笔写下“大美滨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

3月25日是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为办好市民身边的“文化服务日”,结合8.4公里徐汇滨江段贯通、公共文化场馆、景观大道等公共空间的推出,打造“徐汇滨江文化联盟”新品牌,“漫品滨江——十里公开课?读懂一座城”在龙美术馆开幕。

从沿途风景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这曾是一个运煤的码头,是上海工业时代的记忆;而现在成了我们的美术馆。煤炭是旧时代的能量之源,艺术是新时代的能量之源。而在后工业时代,这种将旧工业场址转换为新的文化空间的做法,在全球都普遍存在……”

3月25日的上午,在龙美术馆外和煦的阳光下,设计师柳亦春带领25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为他们详细讲解龙美术馆建筑背后的历史与设计理念。孩子们随着柳亦春的手指,在建筑之间移动着目光;不时还展开手中的试题纸写上几笔,看来是在柳亦春的叙述中找到了答案;而家长们也听得起劲,还得时不时跟孩子交谈几句,俨然从亲子关系变成了同学。

从北票码头“煤漏斗”改造成的时尚空间与美术馆主体建筑的“伞拱”结构之间一路走来,一片烂漫的樱花林令孩子们发出了兴奋的欢呼。柳亦春微笑地告诉大家,龙美术馆为了赶上樱花盛开的时节,特地选在春天开幕;所以每年的生日少不了樱花的装点。

有历史,有艺术;有行走,有自然。这一别开生面的自然课堂是首创。3月25日,50组家庭、近200多名市民以龙美术馆为起点,分AB线路,起点龙美术馆、途经油罐公园、余德耀美术馆、海事瞭望塔、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龙腾大道丰谷路亲水平台、分别到达日晖港桥和喜泰支路龙腾大道终点。短短两小时的行程中,家长和孩子一同徒步5公里,在黄浦江畔的灿烂阳光与习习微风中,依次参与了滨江美育课、文学课、体育课、科学课、生态课,从沿途的风景、历史、人文、环境之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澎湃新闻记者跟随B队的学员,也一起体验了当天的课程。

告别柳亦春,在西岸志愿者服务中心前的绿地上,孩子们面向黄浦江,一齐朗读了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三首诗词;而后在龙耀路龙腾大道广场,家长与孩子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测试着彼此的默契度,比赛的形式让游戏的气氛更为热烈,江畔飞扬起他们的欢声笑语;而在生态课上,老师从环境工程学的专业角度,为孩子们讲解了垃圾的危害与分类知识,让绿色环保观念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家长和孩子都乐在其中

记者看到,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孩子年龄大致为8-12岁,孩子与家长都兴致盎然。陈先生家住龙华,他听了学校老师的推荐,特地带着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前来听课。“今天天气不错,所以带孩子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活动形式孩子也很喜欢。”陈先生告诉记者。而前来参加活动的蒋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家住附近,时常带孩子来滨江游玩,但对这里的历史文化并不了解。而这样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行走公开课,不仅对有助于她对孩子进行历史和人文教育,也为她自己开阔了视野。

告别了曾经熙熙攘攘的工业生产岸线,徐汇滨江开始发挥休闲、运动和观览的新功能,并正向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以及亲水的文化平台转型。而徐汇滨江的开发一直注重有价值老建筑的保留。徐汇滨江规划展示馆的讲解师介绍说:“如今这里仍可以看到有许多建筑遗存,比如在水泥厂旧址上打造迄今为止最大的中美文化合作项目‘东方梦工厂’,将当年搅拌水泥骨料的预均化库改造成为穹顶剧场,而在活动段里像这样的建筑是没有的。”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老一辈人能在这里找到过去美好的记忆,孩子们能在这里找到新鲜感,这是属于他们共有的城市情怀。

据记者了解,一些老厂房、老建筑并没有因为滨江改造被遗弃,反而成了滨江改造的亮点之作。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星美术馆等一批艺术文化及设计机构便是通过“活化”老厂房落户徐汇滨江。其中,利用上海飞机制造厂飞机库的大跨无柱空间特点,余德耀美术馆应运而生,其极具特色的拱形屋顶、桁架、铁门也得到了完好的保护;油罐艺术公园,保留了部分中航油油罐,利用中空结构布置成360度全景舞台。

一路漫步,一路学习,两个小时过得飞快,活动很快接近尾声。在连接徐汇区与黄浦区的日晖港桥边,结业仪式为一上午的课程画上了句点。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特地为孩子和家长准备了供拍照使用的道具,让他们在江畔宜人的风光里合影留念。

“漫品滨江——十里公开课·读懂一座城”由徐汇区文化局、长桥街道办事处、斜土街道办事处、龙华街道办事处、华泾镇政府、上海(西岸)开发集团联合主办。

(来源:澎湃新闻网)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