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西岸&东岸:从工业遗产到公共空间

【编者按】无论是纽约、巴黎、伦敦抑或柏林,在全球各大城市,总有一条母亲河贯穿,串起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而点缀河边的美术馆、艺术馆,则见证、伴随甚至激发着都市的发展和变迁。上海亦是如此。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推出的“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系列专题,将沿着浦江两岸的滨江道,逐一领略江边博物馆、美术馆的风采。它们或是深深根植于上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或是这些年崭新立起的城市新地标。这些“看得见江景的美术馆”,是区域空间必不可少的景观,亦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一环。

近几年来,徐汇滨江的西岸文化走廊已初具规模。从西岸到东岸,通过一次次转型,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墟逐渐成为上海极具人气的公共空间。

 

近几年来,徐汇滨江的西岸文化走廊已初具规模。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几乎每座艺术场馆的开放,都是一个工业遗产的改造故事,通过一次次转型,徐汇滨江从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墟逐渐成为上海极具人气的公共空间。

与此同时,在下游对岸,浦江东岸也逐渐释放出很多旧有的工业厂房,成为艺术的空间与居所。此起彼伏的艺术项目在两岸展开,热闹了江景,也开启了令人期待的未来。

徐汇滨江的改造可以追溯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时,徐汇区的岸线就做了3.3公里的样板段。直到2012年,徐汇区委区政府确定了要做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同年,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同时签约落户徐汇滨江。

2014年3月28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式开馆运营。除了处于真伪漩涡中的《功甫帖》,美术馆建筑本身也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改建的龙美术馆(西岸馆),拥有独特的“伞拱”结构。大尺度出挑的拱形空间表面由质地细腻的清水混凝土浇灌而成,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营造出理性冷静的工业感与原始感,对比鲜明的力量感与轻盈感。

“(美术馆)外面有一排建筑,是过去运煤的码头。设计师将一些老的标志物留下来,把它建成一个有历史年代感的、后工业感的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副馆长杜京徽告诉澎湃新闻,“周末的时候,很多人将美术馆作为取景拍照的背景,一个纪念的场地。”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之后2个月,余德耀美术馆也通过开馆展“天人之际”正式宣告运营。余德耀美术馆的建筑是由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建而成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在原有遗址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青葱树木和明亮开放型玻璃厅的规划利用,重新设计建筑空间以适应庞大展览的需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历经变革的老机库令美术馆富有视觉冲击力与历史的沧桑感,而新建的玻璃大厅则让其充分体现亲和力。

次年,位于龙腾大道2555号的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经过改造,转型为西岸艺术中心,承接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一系列艺术、时尚、演艺相关活动。在它旁边,是几乎同时开放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以及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的一系列机构场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徐汇滨江的西岸文化走廊已经成为艺术展示的重要据点,市民休闲的舒适空间。

“(以前)徐汇区的老百姓可能都不知道徐汇区有沿黄浦江这一段,”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推进部部长陈安达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因为原来都是码头和砂石厂,人根本走不进来。借着世博会,把公共空间打开,把黄浦江最好的景色、最好的空间让人民去享受。”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滨水空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以往,黄浦江具有交通功能,起着连接外部水道的作用,因此,其两岸布局主要也和产业相关。船厂、电厂、水厂、码头,一系列代表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辉煌历史的工厂,都坐落于滨江两岸。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它与城市生活割裂开来,市民无法走近这里。

“黄浦江两岸其实非常希望能够进入整个城市生活,”《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策展人戴春告诉澎湃新闻,“政府从规划的角度来看,也认为它应该成为整个上海市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这是从大的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同样指出:“地方政府觉得应该把滨水空间让给老百姓,用这种公共机构或者公共空间,包括开放的公园、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作为一种新的串通方式,把上海最大公共空间还给老百姓。目前来说,很多美术馆都是滨江建设的,充分的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的城市是属于老百姓的。特别在过去几年,市政府推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改造,就是滨江两岸的贯通。目前来看,上海的滨江空间其实已经基本贯通了,后面还会有一些功能上的提升,包括交通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改善。整个黄浦江将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也会成为以后上海对外交往或者是吸引更多人来上海的重要名片。”

2017年11月9日,西岸艺术设计与博览会在西岸艺术中心举行。博览会期间,徐汇滨江所有的艺术机构,包括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也包括这两年聚集起来的各大艺术空间和画廊,纷纷举办开幕活动。丰富的展事项目,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艺术领域人士,这也成为西岸地区一年一度的盛事。当然,西岸的迅猛发展并不仅仅体现于一年中短短的几天,从美术馆到画廊,持续的日常运营才是更加重要的内容。

无论是龙美术馆抑或余德耀美术馆,其创立者本来就是具有丰厚收藏的大收藏家,但也并非任何收藏家都可以开创成功的美术馆。

在选择入驻美术馆的过程中,陈安达对这点颇有体会,他表示:“从民营美术馆的角度来说,碰到两件很难的事情,第一件很难的事情就是谁来做,第二件很难的事情叫怎么做。他们有没有意愿把自己的作品展览给公众,然后每年花很多钱去维护一个美术馆的运营,这个非常重要。第二个就是怎么做,其实意味着你能不能坚持做下去。”经过数年运营,龙美术馆(西岸馆)的风格定位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就是做国际性的大展和特展,”副馆长杜京徽表示,“我们有自己的藏品,结合藏品的基础上,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都是以大展特展为主,主要是国际国内的一流的艺术家,一流的艺术作品。”

在传统领域,这些年龙美术馆(西岸馆)做过的特展,包括2014年的鸡缸杯特展、2015年的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2016年的宋元绘画展览。当代领域,更有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詹姆斯·特瑞尔、安东尼·葛姆雷等国际级艺术大师的个人展览。

在杜京徽看来,龙美术馆选择展览的标准就是“观赏性、学术性融为一体”,“无论是展览的形式,还是作品的本身,要让观众走进去,切身体验这些作品。”

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热衷于收藏当代艺术,特别是大尺度的装置作品,因此,他的美术馆也拥有极为开阔的空间。开办四年来,其举办过的展览体现了余德耀个人的收藏脉络,也呈现了国内外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特别是2016年举行的贾科梅蒂大展,在艺术领域收获了赞誉,而其2015年举办的“雨屋”,也曾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

“到十三五末,也就是到2020年,徐汇滨江会聚集将近20个公共文化艺术的场馆,”陈安达透露说,“其中包括四个美术馆,六个大型的剧场,还有艺术中心和小型的美术馆级别的设施。届时西岸地区也会成为亚洲公共文化设施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在西岸艺术长廊未来的规划里,还将包括星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等诸多场馆,而最令人关注的,一定是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西岸美术馆的五年合作项目。

据悉,西岸美术馆的设计者是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整个展馆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将于2018年年中竣工。2019年至2024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将与西岸美术馆在展览、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交流。

“五年的时间常设展会有三次,”陈安达告诉澎湃新闻,“在西岸大家可以有机会看到一条世界当代艺术发展史论的线索。”

除此以外,各大艺术机构和画廊纷纷入驻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其他一些机构也开始自发地在附近集聚,而这也正是陈安达所期待的:“我们希望未来整个城区的文化设施是星罗棋布的,而且不用去做太多的干预,它自然而然会形成。”

“其实上海的目标就是像纽约、东京、伦敦这样的城市,从上海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我们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教育素质、基础设施已经不比这些城市差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不是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就是在文化创新力和绿色的发展力上是有所欠缺的,这也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陈安达表示,“(巴黎)左岸也好,(伦敦)南岸也好,和这些地方比较,代表我们希望这条水岸是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积淀有活力的地方。其实从发展轨迹上来看,每一个水岸的发展都不是说成功模式可以直接借鉴的,都是自己要去摸索出更适合本地的发展轨迹。”

而今的西岸文化长廊,对于徐汇区,乃至整个上海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目的地。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浦江对岸其实也具备同样的发展潜力。

“东岸其实同样具备这种条件,”邓智团表示,“一旦我们把东岸新的文化功能增加之后,黄浦江两岸就会变成非常有文化气息的公共空间,真的会成为老百姓经常会去的休闲空间或旅游空间。”

2015年,首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位于当时刚刚兴起的西岸文化长廊,探讨了“城市更新”相关的种种话题,也为西岸艺术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两年之后,2017城市空间艺术季移师黄浦江对岸,其主展场所在的建筑,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远东第一流”的仓储建筑,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八万吨筒仓。

“艺术季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策展人戴春介绍说,“我们的筒仓未来也是要做成当代艺术的中心。这次,希望透过这样一个展览,尝试着看看当代艺术是不是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不远处,民生码头旁边的上海船厂也被改造为艺术的空间,其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与此同时,场馆所有者邀请到日本大地艺术季、瀬户内国际艺术节的策展人北川富朗担任策划,希望让整个公共空间变得更有表情,让当代艺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艺术是很重要的,它不应该只是在美术馆里面,它也应该在公共空间里面。”戴春表示,“我觉得未来上海还有非常大的希望,有这么多的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艺术策展人,这么多知名建筑师。像这样的一些设施,这样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在开放空间里面展现给市民,未来我们的文化结构应该会大大提升。”

(来源:澎湃新闻)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