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公安”打造“精准警务”
这天的15时许,负责田林十二村的徐汇公安分局田林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斌手机忽然振动,一条推送信息显示,有可疑人员短短半天已先后出入小区10余门洞。李斌一面联络各楼洞平安志愿者了解情况,一面直奔嫌疑人最后出现的62号楼,半途截住了这名可疑人员。经盘查确认,他到小区是进行广告推销的。 田林十二村有41栋建筑,85个门洞,近5000实有人口——社区民警怎么能精确掌握一名可疑人员的行踪?这背后,有一整套科技设备和智能系统发挥作用,不断延伸着公安部门的“感知”能力:作为上海“智慧公安”建设试点小区之一,田林十二村通过智能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搭建起一套智能化小区防范和服务系统:系统建成至今不仅小区实现“零发案”,电动车管理、孤老照料、乱贴“小广告”等一系列小区难题都出现了良好的变化。 田林十二村是一个缩影。据上海公安部门介绍,这座超大型城市将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实现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精准警务,使城市治理不断向“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目标迈进。 “精准处置”,实现毫秒级响应 今年1月9日,浦东新区芦潮港地区居民朱阿姨在接到电信诈骗者来电的“间隙”,竟然接到浦东新区公安分局芦潮港派出所民警张丽忠的来电,提醒她千万不要汇款。随后张丽忠还通过朱阿姨的妹妹找到她本人当面劝阻,保住了26万元存款。 过去,“先报案再破案”曾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铁律”,但张丽忠是如何在朱阿姨被骗的同时就找到她的?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上海市公安局建立了可疑电话预警数据模型,系统分析诈骗电话特征信息,智能识别进行中的疑似诈骗行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与市局指挥中心、治安总队建立起联合劝阻机制,警情直接推送至被害人所在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楼组长,第一时间组织力量上门对被害人进行劝阻。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海通过提前预警的方式已劝阻潜在被害人13.2万人次。 “我们进社区宣传,针对的都不是特定居民,效果到底如何不好说。”张丽忠告诉记者,通过可疑电话预警,他们的工作目标更精准:“虽然花的力气不小,但工作目标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效果立竿见影。” 不仅仅是社区安全防范。上海“智慧公安”建设将逐步把一线警力岗位职责从“感知风险”转向“精准处置”。 据上海市公安部门介绍,“智慧公安”的感知泛在并不会带来一线警力的减少,而是减少一线警力目前驻点固守、巡逻警戒、安检盘查等传统模式,逐步转向主要处置由感知、研判之后精准推送的警情。 “智慧公安”将悄然再造公安主业“打击破案”的流程。“以110报警为例,未来,智能系统发现识别判断违法犯罪的速度,可能比市民拨打110更快,指挥调度的速度更是成倍提升。”据上海市公安部门介绍,通过“智慧公安”数据超算中心实现毫秒级响应,可以迅速判断犯罪现场周边的警力分布,并直接把指令发送到周边每个公安民警所佩戴的终端设备上,省去了指令通过分局、派出所流转的时间。每个民警所配备的单兵设备,也可以通过头盔上的摄像头捕捉和高速信号传输,及时将案发现场情况反馈指挥中心。 “打个比方,‘智慧公安’是一棵参天大树,数据中心是土壤,超算中心是树根,平台是树干,系统是树枝,模型是树叶……”上海市公安局科技处负责人表示:上海的“智慧公安”数据中心,数据容纳能力将达到海量级别,毫秒级响应,汇聚全局数据资源。“智慧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则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上海公安的各类应用联通。上海公安还将开发、改造、完善一批适用于不同警务类型的应用系统,并统一接入平台,同时研发建设一批满足不同实战需要的数据分析模型。上海公安还将借助人力、技术、警情、档案等渠道,实现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风险隐患的感知,并将其数字化,大数据将作为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实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全领域全过程的应用。 智能感知,另辟蹊径解安全难题 建成已近30年的田林十二村,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这样一个拥有近5000居民的小区,不可能“熟人式”管理;小区内有幼儿园和学校,四个出入口中有两个可以通车,也不可能封闭式管理。 据田林派出所副所长朱波介绍,安装在小区门口的智能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已完成对进入小区人员的信息采集,异常情况会推送至社区民警和居委干部的手机上,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我们小区以前在徐汇公安分局是‘挂号’的,2014年入室盗窃发生了25起,2015年、2016年一共发生了13起。”田林十二村居委党总支书记赵国庆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智慧社区建设工作试点以来,小区至今实现了零发案。 不仅仅是防盗。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维护是社区工作的基础,也是困扰社区管理的难题。这套系统在解决“难题”上开辟了新的途径:已录入的人口信息中持续一段时间未在小区出现,系统会推送信息提醒社区民警上门核查,而未录入信息的人员连续多日出现在小区,民警同样会被提醒上门。而如果系统监测到超过一定数量的陌生人连续进入同一楼洞则被判断为有群租嫌疑,独居老人连续三天未出门系统也会发出警报——社区民警和居委工作人员、物业、志愿者,开展工作都能“点对点”。 不仅仅是“人”的互联。在这里,窨井盖丢失或移位会报警,消火栓失压或故障会报警,消防通道被占也会报警……小区的设施都装上了感应芯片,出现异动就会向民警“报告”,让隐患能及时被消除。系统还预留了更多的模块,未来还有包括居民健康数据等方方面面的智慧城市数据,均可接入这一平台。 这样的“智慧”系统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上海这座城市各个方面,为解决一道道社会公共安全难题另辟蹊径。走进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记者拿到一张访客卡。据虹口公安消防部门介绍,每张卡有不同权限,比如只能经电梯进入相应楼层。这张卡可以智能定位持卡人所在位置,从而精准获取各楼层人员数量及分布:“以前火灾救援要问大楼负责人甚至逃生者内部情况,现在可以直观了解人员疏散逃生和被困情况,救助更高效。” 楼宇智能定位系统,消防物联网系统、大楼空气监测报警系统和消防微信平台,构成白玉兰广场“智联3+1”消防管理模式,24小时动态监控、研判楼宇内消防安全状态。以空气监测报警系统为例:它能分析空气成分的微量变化,比传统的烟感器更精确更提早识别最初期的火灾,一旦空气中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浓度指标异常,系统就会立即报警。 据了解,上海公安机关预计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深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小区、街面、单位及地下空间等街道(镇)社区内各类要素的安防设施建设,争取在建立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面智能安防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试点工作已在杨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部分街道开展,相关指导意见及技术标准正在研究。 让更多人有“获得感”和“参与感” 上海宝山张庙街道的通河七村是个老小区,原先并没有可供电瓶车集中充电的场地和设备。小区54个门洞1196户居民,几乎每栋楼都有住户从自家接电线垂至楼栋外解决充电问题,甚至出现一栋楼有10根“飞线”接出,安全隐患不小。在街道支持下,小区两个车棚升级换代,智能充电设备能满足300辆电瓶车同时安全充电停放。 然而问题并没有因为硬件升级而彻底解决:有些居民为省钱不愿把车停进车棚,有些居民图方便,还是习惯把车停放在楼道充电,还有居民担心集中停放不够安全。 对此,社区民警加大对占用、堵塞楼道或门洞违法的告知力度,联合小区居委、物业不间断“扫楼”,同时设置多个共享车位引导居民错时、按需充电以节省费用,还加装技防设施以确保小区,去年全年小区盗窃案实现零发案——这也使得更多的居民乐于参与小区平安建设。 通河七村的“一波三折”是诉求多元的时代缩影。上海公安在试点“智慧社区”时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对“智慧社区”的理解上,居民希望提升安全感,居委希望及时了解小区人员情况,物业则希望能提高工作效率——现代社会中提供安全服务“产品”的主体并非公安机关一家,民警不仅是社区警务活动的“执行者”,更是社会平安建设的“组织者”,要“众筹”资源,多方响应,让大家对“智慧公安”建设既有“获得感”,也想要“参与感”。 2月2日上午,一辆面包车在新昌路左转至南京西路时车内起火后失控冲上人行道,附近星巴克两名员工第一时间抱出店内10个灭火器,与两名路过市民一起对车内火情进行处置,为公安消防部门后续处置赢得两分钟宝贵时间。“一座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应急救援,应该是‘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的结合。”在专业人士看来,城市风险应尽量靠前化解。“智慧公安”应该探索第一时间将风险自动推送至特定“风险人”及其安全服务提供主体,构建起“自防自救、互帮互救、公助公救”梯次处置的风险化解新模式:“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社会才能更安全。”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