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千年龙华让“艺术范儿”融入老社区

作为上海市12个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龙华街道拥有龙华寺、龙华塔以及兵工厂、龙华烈士陵园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西岸文化走廊、西岸传媒港的打造,一个融高端艺术品文化集聚区和精品文化体验区于一体的“文化走廊”正逐渐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全新的发展格局汇聚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地区的文化品质和能级,也对龙华街道的社会治理和综合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益加艺”让高雅艺术殿堂不再“高冷”

随着徐汇滨江的开发与建设,上海京剧院、朵云轩、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等艺术机构与场馆相继开放,西岸正成为各路文化场所、文化大咖的聚集之地。

“面对眼前一排‘高冷范儿’的艺术大咖,街道一下子还很难对得上话,但是放着这么好的文化艺术资源弃之不用的话,简直太浪费了。”龙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海英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经过实地调研,龙华街道发现这些艺术场馆对于观众服务、教育推广、展务支持、运营协助等志愿服务有着较大需求。于是,龙华街道从需求出发,尝试建立长效的需求对接机制,于2014年正式启动了龙华“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行动,寓意为“具有艺术特质的公益服务”。“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行动开始之初,对于“让社区居民做志愿者”这个设想也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大学生、白领志愿者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从形象上也很契合美术馆的气质,“阿姨妈妈们进来,能否看得懂、讲得出,能否与场馆形神投契?”

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先生的一席话打消了这些疑虑:“一家美术馆的真实魅力,不在于其‘导入’多少顶级展品与客流,而在于其能向外发散多少熏染力、感召力,打开围墙走出去,真正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余德耀美术馆也成了西岸地区最早接纳启用社区志愿者的艺术场馆。借“雨屋”大展,美术馆率先向周边社区招募了200多名高中生及中老年志愿者,并设置了一套专业的艺术志愿服务培训体系。

在街道的牵线搭桥下,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等与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南洋模范中学、位育中学等签署了10余份共建合作协议,设计了实践指导、展品看护、讲解培训、撤布展协助、“艺术AskMe”等各类志愿服务岗位。三年来,“益加艺”已建立31支志愿服务团、15000余人次的志愿者,穿梭于西岸志愿服务中心·云建筑站、上海摄影艺术中心、香格纳画廊等12个站点,走进西岸音乐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活动中,提供了80000余小时、受益面达25万人的志愿服务,充分体验“公益的快乐”和“艺术的魅力”。

“国粹好邻居”让艺术照亮居民生活

随着文化艺术志愿行动的推进,龙华街道拓展“益加艺”的内涵,推动社区与文化场馆的深度融合,让艺术照亮居民生活,促进文化与文明的深度融合。

2015年5月上海京剧院落户龙华,之后的一年间,双方共同完成了“修身立德、共创文明”主题活动、“益心益意”家风建设活动、“艺起做公益”等12项主题志愿活动,构建起上海京剧院向基层社区“溢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常态。

2017年初,龙华街道、上海京剧院全面推出“国粹好邻居”文化艺术志愿项目,全年共推出了27项主题活动,公益与艺术共享、文明与文化同行、传统与时尚碰撞,将京剧这一传统戏剧注入更多的新鲜观众群,深化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的内涵,尽显“国之瑰宝”的芳华和活力。

作为“国粹好邻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华街道与上海京剧院联手推出“小京继人”国粹艺术传承主题活动:该项目结合高中生实践岗位,召集来自南模、位育等学校学生1600余人,分批来到上海京剧院观摩京剧演出,接受专业指导,并与演员展开互动。

这些接受了国粹启蒙的高中生又纷纷来到社区,为假期中的中小学生和社区老人设计、开展了京剧小课堂、京剧讲座、京剧小表演等艺术活动。如今,“小京继人”人群已辐射至南模、南洋、位育、市二、紫竹园等多所中学。许多京剧名家表示,龙华街道与京剧院共同打造“国粹艺术传承”的平台,让高中生接受教育和指导,是京剧艺术推广活动的一个创新和有益尝试。此外,京剧院还与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上海市龙苑中学等联手,通过实施京剧启蒙、教授“京韵操”、开设“解读式专场”、邀请学生走进“京剧开放日”、设置“京剧墙”、“京剧角”等,让传统文化走进青年。

“国粹好邻居”文化艺术志愿行动,陆续将顶尖京剧艺术演出、名家名段带进龙华辖区部队、龙华烈士陵园、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以及龙华街道的各个社区、敬老院、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让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为具有千年历史、正在经历区域功能转型的龙华地区带去了最优秀的国粹艺术表演。

“建设者非遗小剧场”让城市更有温度

2017年6月,在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区域化党建的背景框架下,龙华街道携手市、区非遗部门以及上海京剧院、朵云轩等区域内重点文化资源,在“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启动了“建设者非遗小剧场”。作为“建设者非遗小剧场”的开幕大戏,活动当天,建设者们欣赏到来自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

几天后,作为“建设者非遗小剧场”开幕后的首场大戏,上海京剧院以“国粹好邻居”的形式送戏上门,为建设者们带来了锁呐独奏《百鸟朝凤》、清唱《铡美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选段以及京剧《我是一个中国人》等,让建设者们近距离感受国粹艺术的魅力,接受京剧艺术的熏陶。

8月的“建设者非遗小剧场”,江苏“如皋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带着木偶亮相,木偶变脸、木偶喷火、木偶绘画……一个又一个“国宝级”的绝活,引得台下千余名工友阵阵喝彩。

10月,来自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的成员们为“建设者非遗小剧场”带来了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烟盒舞”、“巍山打歌”等陆续登场,传承人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悠扬的歌声引来台下掌声不断。

“建设者非遗小剧场”每季度选取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演,为来自大江南北的建设者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工余时间,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在保留历史记忆、领悟文化魅力中体验城市的温度。

“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让千年民俗记忆不“断片”

龙华街道不仅是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街区,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随着徐汇滨江的开发开放,上海京剧院、朵云轩、余德耀美术馆等一系列文化空间相继落户,为这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每天清晨,龙华社区的上千名居民,欢快地跳起由街道自主创编的“花棒操”。这套“花棒操”取材自流传至今的龙华民谣。两年来,龙华街道抢救性挖掘、收集并整理了近百首流传于龙华地区的民谣。

回忆起龙华民谣的收集、整理,龙华街道文化工作者最大的感触是“坚持”。“随着龙华街区的改造,居住在这里的老龙华人已经很少了,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负责民谣收集工作的工作人员,一边打听老龙华人的去处,一边咨询专家、去档案馆翻找资料,从各种途径寻找龙华民谣的踪迹。“年纪大的老龙华人把民谣哼唱给我们听,但有时候唱不全,我们听到两句完整的,就开始找资料,慢慢地补全每一首民谣。”他们说。老城厢里长大的曲艺理论家、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徐维新也加入到龙华民谣的收集工作中,“上海滑稽剧团有个传统的段子《龙华塔》,以龙华塔为载体,有几段绕口令。在整理、新编段子的过程中,我也收集到一部分龙华民谣。”

2016年,“龙华民谣”被列入徐汇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龙华民谣》一书的出版以及加大“龙华民谣花棒操”的推广外,龙华街道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对部分龙华民谣进行谱曲,使民谣的吟唱成为社区居民放松身心、培养健康情感的生活方式。同时,街道联手龙华小学、龙二幼儿园等,将其作为“龙华民谣传承基地”,让儿童在简单有趣的民谣传唱中接触风土龙华。

为了更好地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百姓提供优质文化服务,龙华街道联合区域内各方社会主体,积极打造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让具有龙华本土特色的文化传承活动融入百姓寻常生活中。

荣获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项目的“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就是龙华街道在打造“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过程中的特色项目: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达人为市民讲述千年龙华的故事,结合时令,以平均每20天一期的节奏,向社区居民、企业白领、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人群推送,目前受众已达7万余人次。这个深受民众喜爱的大讲坛,不仅让人们了解了许多有关龙华的历史文化,也让千年的传统民俗记忆不再“断片”。

(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洁敏)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